2023年9月25日,北京市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切換至全國養老保險統籌信息系統。
(點擊查看大圖)
這也就意味著,北京社保已接入全國社保系統。
早在2022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1部門聯合發布《「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提出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5%,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
此次北京社保接入全國社保系統則意味著,我國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已經基本完成。
提起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大家可能有點陌生,今天小開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
? 為什么要進行養老金全國統籌?
? 統籌后,大家的退休金會一樣多嗎?
? 養老金全國統籌對我們有什么影響?
? 為了將來的養老金,我們還能做什么?
為什么要進行養老金全國統籌?
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人數,截至2022年底,達到了10.5億。
(點擊查看大圖)
隨著老齡化問題的日趨嚴峻,我國養老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加之人口流動不均衡、省際人口結構差異加大等等,導致不同省份間的差異也很大。
盡管中央調劑暫時緩解了地區間的「貧富不均」,但越來越多的地區還是因為整體養老金結余萎縮而收不抵支,甚至每年還需要國家下撥1000多億元填補缺口。
而養老金全國統籌,則是在全國范圍內,統一籌劃養老保險基金的征繳、管理和使用。
這樣一來,可以通過統收統支,來改善區域不平衡的問題,將養老金富余地區基金,調劑到缺口大的地區,緩解了困難地區收支壓力,在全國范圍內實行互補,使養老保險的運轉更為高效。
值得注意的是,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都在全國統籌的范圍內。因此,無論大家繳納哪一種養老保險,都可以享受到全國統籌后帶來的福利。
統籌后,大家的退休金會一樣多嗎?
說到這,大家可能就有疑問,養老金全國統籌,對我們有什么影響?
或者直接發問:統籌后,大家的退休金會一樣多嗎?
很可惜,要給大家澆一盆冷水了:不會。
一般而言,養老金來源于三個渠道:
? 基本養老保險,也稱為養老保險第一支柱;
? 企業年金或職業年金,即養老保險第二支柱;
? 商業養老保險,即養老保險第三支柱。
其中,第二支柱的企業年金和第三支柱的商業養老金,自然是不受全國統籌的。
而基本養老保險屬于基本公共服務的范疇,由政府主導,全國統籌涉及的也是這部分。
但就算是這部分,大家也不會都一樣,因為現行的基本養老保險采取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方式,資金籌集由國家、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
個人賬戶的部分歸個人所有,個人能從社會統籌部分得到的養老金也與繳費年限、繳費水平等相關。
全國統籌只是為了逐漸實現統一的繳費基數、繳費標準,并不是待遇統一,所以顯然不可能大家都一樣。
養老金全國統籌對我們有什么影響?
既然養老金全國統籌不會讓我們的退休金都一樣,那它有什么好處?
01 縮小不同區域間退休金差距
養老金的統籌雖然不能讓大家的退休金都一樣,但仍然能夠在「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上進行公平分配,使不同區域間退休金差距縮小。
02 足額發放有保障
全國統籌后,養老基金可以由國家統一調配,國家就能把多余養老金進行合理利用,減少地區貧富差距,不用擔心因為養老保險費收益少,導致發不出去,漲不起來,足額發放得到保障。
03 跨省流轉更方便
全國統籌實現后,參保人會更加方便,即使跨省流動,也不用再辦理轉移接續等手續,節省了大量時間和路費成本。
四、為了將來的養老金,我們能做什么?
其實,由這些操作,我們也能看出來,為了讓大家「老有所依」,國家也是操碎了心。
但是,在老齡化程度加深的當下,延遲退休已成定局,我國養老金的替代率(指退休時的養老金領取水平與退休前工資收入水平之間的比率)也僅有40%左右。
憑借養老金勉強維持生活問題應該不大,但想要在退休后仍保持現在的生活水平,恐怕有點難。
這也是為什么國家大力提倡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養老的原因,目的是希望大家能夠在基礎的養老保險之外,多做養老規劃。
所以在動蕩的股市基金、不保本的銀行理財背后,為什么長期穩健的年金、增額終身壽險越來越吃香。
幾十年后,或許就是這筆穩健的復利收益讓我們成為同齡人中最硬核的資本。
如何買、怎么買,一直都是很多人心中的疑問,如果有年金、增額終身壽方面的問題,可以聯系開心保的顧問老師,1對1幫挑選出適合的產品,還可免費領取專屬財富規劃書1份↓↓↓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