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隨著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的發布,讓不少80、90后開始對未來的職場生涯充滿了各種「假設」。
但是,在如今的就業形勢下,比之前大批量裁員更讓人心驚的是,很多公司「黃」了。
以前是公司不要人,現在直接連公司都沒了。
35歲職業危機、公司效益不好紛紛解散、沒有越老越「吃香」的職業技能,不少人不得不開始琢磨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如果靈活就業,或者真的失業了,自己已經交夠了15年的社保,可不可以不再繳納了?
• 社保真的可以只繳15年嗎?
• 到退休時繳費不滿15年怎么辦?
• 社保繳納中斷,影響到底有多大?
一、社保真的可以只繳納15年嗎?
社保即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主要由醫保、養老、失業、生育、工傷 等5個基本險種組成。其主要作用如圖:
(點擊查看大圖)
社保分為 城鎮職工社保 和 城鄉居民社保 ,分別對應企業職工和城鄉居民,靈活就業人員兩種社保都可以選。
• 城鎮職工社保:每個月由公司從工資里代扣代繳,保費略高,但各項待遇更好。
• 城鄉居民社保:由社區統一組織繳費,只要200-400元/年,價格很便宜。
那么,社保繳滿15年,就可以不用繳納了嗎?
理論上是可以的。
但事實上,社會保險是由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建立的社會保障制度,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都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
即使職工與用人單位商議簽訂了不參加社保的所謂「協議」,也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
也就是說,即使已經繳滿15年,但只要與單位存在勞動用工關系,就要履行參加社會保險的法定義務。
相反,如果目前是處于自己繳納靈活社保的階段,是可以最低繳納15年的。
但是,依法依規繳納社保才能更好地享受社會保險制度給予的保障,而且,繳得多繳得久,退休后領取到的養老金就越多,享受到的待遇也就更好。
不管政策怎么變,更長的繳納期對自己一定會更有利。
二、到退休時繳費不滿15年怎么辦?
我們都知道,想領取養老金,要滿足兩個條件:
一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二是累計繳費滿15年以上。
那么,如果到法定退休年齡,繳納年限仍然不足15年怎么辦?
根據相關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滿15年,按月領取養老金。
另外,在社會保險法實施(2011年7月1日)前參保、延長繳費5年后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繳費至滿15年??梢赞D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按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個人則可以根據不同情況不用再繳費,或者允許補繳。
但小開粗略估計了一下,在漸進式延遲退休的趨勢之下,繳不滿15年的情況應該越來越少了,大家反而更應該考慮的是,即使靈活就業只繳納滿15年,也要盡量延長繳納期限,以免將來影響基礎養老金的領取。
畢竟,老了沒錢花,才是真的難。
三、社保繳納中斷,影響到底有多大?
無論是主動離職,還是「被」離職,可能都會面臨社保繳納中斷的影響,大家難免會擔心,本來就怕社保繳的不夠,再一中斷,影響會不會很大?
簡單來說,社保斷繳,賬戶不會清零,所享權益會中斷,只要續上就不會有太大影響。
以養老保險為例,繳費年限越長,個人賬戶累計越多,養老金越高。
如果因為上學、離職,中斷一段時間社保,之后繼續參保,那么前后繳費的數額和年限時間可以累計計算。
但中斷的時間越長,累計繳費時間越短,個人賬戶累計就會少。
如果斷繳時間過長,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繳費年限不夠,那么領取養老金的時間也會相應延后。
所以,假設出現確實因工作發生變動期間不得不中斷,那可以選擇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職工養老保險。
需要注意的是,醫療保險如果斷繳,會影響醫療報銷,生育保險一旦斷繳也會受到較大的影響,而工傷保險和失業保險則幾乎不受影響。
因此,社保該繳納,還是要正常繳納,而且盡量不要斷繳,畢竟日常風險無法預料,我們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有能用得上的時候,有備才能無患。
四、總結
說了這么多,相信大家關于「社保繳滿15年,還用不用交」這個問題有了清晰的答案。
如果有能力,還是建議繼續繳納,畢竟,繳納基數和年限直接決定了我們后續領取到手的養老金數額。
但是,小開也要提醒大家,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不斷提高和醫學手段的進步,社保范圍內能發揮的作用非常有限。
社保能保證的,只是「下限」,想要保持正常的生活不被影響,就醫時獲得更前沿的治療手段,搭配合適的商業保險來轉嫁風險必不可少。
彌補重大疾病的經濟損失,保費更便宜,重疾最高可賠付雙倍保額↓↓↓
報銷高額治療費用,20年保證續保,最高可報800萬↓↓↓
家庭經濟支柱必備,失能/身故全殘有保障,守護家庭無憂↓↓↓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